乡村振兴

春风送暖入葛岗 ——周口市规划局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9/3/25 | 来源:| 点击量: 637
我要分享
扶沟县吕潭乡葛岗行政村位于周口市西北部,距离周口市区75公里,典型平原地貌,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葛岗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村民2500多人,现有耕地3800余亩。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农业收入为主。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81户、316人。

经世济民,扶危助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的紧迫形势下,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于2015年9月正式派驻驻村工作队,扎根帮扶葛岗行政村。三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扶贫政策措施,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实现葛岗脱贫为目标,动员全局干部职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在葛岗村打响了一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刚一开春,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领导又来到了葛岗村与村民一起探讨发展大计)

党组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市规划局着力建立健全局党组统揽推进、工作队驻村落实、全局骨干结对帮扶“三结合”工作机制,以“一把手”黄松涛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广泛动员,凝聚共识,明确任务,逐一落实。局党组始终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长谈,查实情、问所需,想实招、解难题,着力解决群众增产增收、入学、就医、居住、出行等实际困难,带头做扶贫攻坚的先锋队、领头雁。



(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局长黄松涛走访慰问贫困户)

全局戮力同心,帮扶合力更加凝聚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局上下齐心,凝智聚力。局党组始终把打造一支担当进取、能干善为的帮扶队伍作为重中之重,选强配齐驻村队伍,明确“一对三”结对帮扶责任,践行精准扶贫要求,不断提高全局精准扶贫的工作能力、攻坚力度、帮扶质量,确保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动力、提供推力、凝聚合力。

市规划局坚持从学习帮扶政策抓起、从严实帮扶作风抓起、从健全长效制度抓起,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增强大走访、大慰问、大宣传活动实效,持续宣传党的脱贫政策,提升政策知晓率,提高帮扶干部对政策的理解水平、运用能力、工作效果,全局帮扶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2018年6月8日,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在葛岗村启动“情暧万家,助力三夏”活动)

加强基层党建,筑牢脱贫基础

支部就是战斗堡垒,党员就是帮扶旗帜。葛岗行政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打赢葛岗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市规划局以加强葛岗自身基层党建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和改进葛岗村“两委”班子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充分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良好时机,组织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为村党员干部宣讲十九大精神,有力增强了村委班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针对葛岗现有党员老龄化实际,把发展年轻党员、创业带富型党员作为工作重点,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为预备党员,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补充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党建活力,为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打下坚实基础。



(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领导班子走访慰问群众)

强化精准施策,提升帮扶成效

三年以来,市规划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大事要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同葛岗的父老乡亲心连心,手牵手,结对帮扶,因户施策,逐一解决制约葛岗脱贫致富的“瓶颈”难题,脱贫一步接着一步走、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干。

致力于培育集体经济,推动增产增收。通过邀请农科院小麦专家讲解种植技术、援建灌溉机井、捐赠小麦良种和优质化肥等方式,推动广大村民稳步丰产增收;同时,利用扶贫开发资金进行整村推进,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项目逐步落地建成。目前,仅光伏发电一项就增加收入20多万元,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加快建成。

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协调和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葛岗村修建水泥路2000多米、种植绿化树3000余棵、建设了文化广场2处,有效改善了整体村容村貌。



(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驻村工作队帮助葛岗村民整治村口面貌)

致力于贫困户正常生活,关爱弱势群体。累计开展扶贫慰问活动70余次,邀请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构筑“爱心墙”,捐赠爱心衣物等394件。开展庆六一慰问活动,给留守儿童捐赠书包、文具、篮球等学习用品。



(8月21日河南省共青团周口市委为受助学子发放慰问金,周口市规划局驻村工作队队员与齐金叶、宋敬知在现场合影)

齐建华,男,55岁,扶沟县吕潭乡葛岗行政村齐桥自然村村民,葛岗村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标兵。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在不借助轮椅时只能在地上爬行。但是他身残志坚,不仅和妻子李爱组成了美好的家庭,还育有两个健康漂亮的女儿。经过多年的培养,大女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二女儿在20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幸福家庭。

齐建华不仅通过自己的奋斗组建了幸福家庭,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帮助患有精神病的邻居王妮度过生活上的困难。王妮从小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与丈夫王守云育有四个孩子。王妮家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借住在其他人家里。王守云身体不好,平时以捡破烂为生,经常不回家。齐建华作为邻居,平时经常帮助修房、种地,干一些家务。有一次,王守云半夜突发疾病,他爬着去叫齐建华,齐建华和妻子李爱立即把王守云送到医院救治,并及时给予照料。

目前,在周口市规划局驻村工作队、村委和齐建华的齐心协力帮助下。通过危房改造、社会救助和各项扶贫政策扶持,王妮家住上了新房,大儿子王法全成为了村里的保洁员,大女儿王花朵在扶贫车间打工,另外两个子女在学校就读。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孤言寡语的王法全现在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笑容。



(5月21日,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组织川汇区中医院的专家到葛岗村义诊)

突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同时,市规划局把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谋划,丰富载体,投资修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捐赠体育器材、音响设备、演出服装,组建3支村民舞蹈队。邀请名家教授到葛岗村讲国学、讲礼仪,联合越调剧团举办迎新春联欢会,真正把精神文化生活送到葛岗村里、群众心里,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

宋爱花,女,47岁,扶沟县吕潭乡葛岗行政村跨河自然村村民,葛岗村“好媳妇”。曾患卵巢癌,现已治愈。组织了跨河舞蹈队、2017年又参与组建了腰鼓队。

宋爱花并没有被癌症打倒,她通过自学广场舞,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在市规划局的帮助下组建了舞蹈队,积极引导乡亲们参与健康活动,陶冶情操、增强体质。

现在,葛岗行政村已经组建了三个舞蹈队。他们在市规划局捐建的健身广场上,伴着优美的旋律,跳着自己编排的舞蹈。通过跳广场舞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健身热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还展示了葛岗村民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2019年元月25日,河南省周口市规划局在葛岗村开展联欢活动,图为葛岗村舞蹈队在表演节目)

四年帮扶路,一生葛岗情

市规划局驻村帮扶三年多来,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脱贫,贫困户档卡不断精准,扶贫项目不断落地,人居环境大幅度提高,贫困户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成效日益显现。目前,该村已有69户贫困户陆续脱贫,贫困人口发生率从12.4%下降到1.29%。2017年,葛岗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在实现整村脱贫的同时,后来居上成为吕潭乡的先进村。

“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每一个葛岗人最强烈最质朴的期盼,也是市规划局每一名帮扶干部最真挚最迫切的梦想。只要梦想还没有实现,脚步就不会停止。

新时代、新征程。市规划局将牢牢把握葛岗群众的真正需求,按照既定脱贫规划,做细做实精准扶贫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咬定青山、埋头苦干,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开花结果,让葛岗的贫困群众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部按时按质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新时代、新干劲。市规划局将与葛岗群众携手并肩,戮力同心,朝着既定的全面奔小康的奋斗目标,昼夜兼程、拼搏实干、阔步向前,让群众的日子更加红火,让葛岗的明天更加幸福,让葛岗2500多父老乡亲共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扑面春风。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本站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网站,部分文章插图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荐稿,若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绿环盟 监督热线:13269912369   豫IPC备18013805号-2